2024/12

25

邦达草原: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5.gif

邦达草原: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八宿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国道318线、214线纵横县境,更有邦达机场修建于广阔的邦达草原上,使得这里的交通优势显著。而历史上,邦达草原曾是茶马古道的重镇,留下过无数茶商马帮的足迹。

茶叶的运载和传递,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茶马古道,艰险与美景并存、勇气与冒险共生,是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大通道,是名副其实的海拔最高的文化交流之路。历代茶商马帮,在行经八宿县的途中,书写了一段段精彩的传奇。

NO.1走出高山深谷的同尼嘎玛村  

茶商马帮冒死来往于茶马古道,主要是为了贸易获利。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雪域高原的居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开辟了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为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茶商马帮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卓绝的抗争,翻越千山万水,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往来商贸,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马帮运输的壮观景象。

21.webp.png

嘎玛村村民向笔者讲述茶马古道轶事。王权摄

2023年8月,笔者走进邦达镇同尼行政村下辖的嘎玛村,探访茶马文化的遗存。同尼嘎玛村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于举世闻名的天路72拐下的山沟。走进村落,别有一番天地。

在村民邓增久美家里,他向笔者展示了家族收藏了百年的马鞍、弓箭、马铃、木碗等马帮用品。之所以把这些用品用心收藏,是为了铭记先辈跋山涉水的勇气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在川藏公路通车前,同尼嘎玛村交通闭塞,久居高山深谷,村民过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邓增久美说,沿村里山沟翻越两三小时,爬过连岩羊都难攀爬的山路,能抵达左贡县的美玉草原。就是这条路,曾是祖辈参与马帮运输的唯一通道。

邓增久美的父亲名叫洛松曲加,爷爷名叫安靖。小时候,邓增久美听老人讲述,他们曾去察雅、芒康等地背盐、背茶,一路艰辛,生活过得异常辛苦。“爷爷安靖还曾去过梅里雪山那边做生意,带回了不少生活必需品。我家的酒缸,就是爷爷那会儿背回来的。很小的时候,我就吃过猪肉罐头,这是昌都解放以后的事情,那时候交通状况还不是太好。”

同尼行政村支部副书记、副主任次旺曲扎的祖先,早年也从事过马帮运输。出发前,一般每户出一名男丁,组成一个马帮,去往目的地。临行前,大家穿上宽袍大袖的藏装,用一根腰带束紧,右臂袒露着,这样既能适应阴晴不定的气候,也便于赶马奔走。回来时,则是全村最欢喜的节日。而村里种植的苹果、葡萄、梨子等果树,则是从祖国内地引进的品种,至今仍然造福后代。

次旺曲扎说,村民祖辈们的做法,归根于一个字:穷。因为贫穷,祖辈们才有走出大山深沟的勇气,与大自然抗争,确保后人更好地生存繁衍发展。

NO.2茶商马帮内部分工  

八宿县益青乡,是邦达草原的腹地。这里水草肥美,盛产的马匹高大俊美,耐高寒、抗缺氧,适合高原运输和长途旅行。在益青乡,笔者见到了达瓦老人。他的爷爷仁青,曾是当地有名的马锅头,管理一支三四十人规模的马帮。

据达瓦老人讲述和有关资料显示,马帮成员主要由马脚子和马锅头组成。大家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书写了一段段勇者无疆的传奇。

7.png

马脚子(藏语叫“腊都”)大多出身贫寒,为生计所迫才走上了赶马的道路。虽然工作生活很艰苦,但毕竟还找得到一点儿钱,那总比在地里什么都刨不出来强,况且有些人连自己的地都没有。于是,许多人鼓起勇气,走上茶马古道几千里的漫长路途。

马脚子必须听从马锅头的指挥。马锅头是他们的头目、核心,负责各种日常开销、事务联络,甚至在野外吃饭时,也要由他掌勺分饭分菜。锅头与马脚子之间并不单纯是雇主与雇工的关系。马锅头,尤其是一些小马帮的锅头,大多是自己参加赶马帮的劳动者,与众多赶马人同吃一锅饭。马锅头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

有的赶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挣到一些钱,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两匹骡马,上路时将自己的骡马加入马帮,赚取自己的一笔运费;如果再有一些本钱,可以备上一些货物驮上,自己也就有了一份商业利润。这样发展下去,不少马脚子后来成了小马锅头或小老板。“芒康县邦达仓的创始人邦达尼江,就是这样起家的。”达瓦补充说。

由于茶商马帮的各项工作完全靠分工来承担,所以每名马锅头、马脚子都必须具备很多本事和能耐。首先,要懂天时地利,会看天气变化,会选路决策,会选宿营地,熟练掌握各民族语言;其次,要识骡马的性情;第三,要会各种马帮生活的技能,诸如支帐做饭、砍柴生火、上驮下驮、钉掌修掌、找草喂料,乃至医人医畜。正因如此,一支马帮的马脚子并不稳定。遇到懒散的,马锅头就不用他;反过来,马脚子对待遇和遭遇不满,也可以跑到别的马帮去。

达瓦的博学,来自爷爷仁青的口传心授。他说,一支队伍里,头骡、二骡、尾骡至关重要。能够承担领路重任的,一般都是母骡。母骡比较灵敏、警觉,而公骡则太莽撞,不宜当“领导”。

头骡和二骡也有分工,头骡要胆大而灵敏,二骡要紧跟头骡。“头骡奔,二骡跟”,将整个马帮带成一条匀速的队伍。在整个队伍的最后,还要有一匹十分得力的尾骡。尾骡既要紧跟上大部队,又要压得住阵脚,使一大串的茶商马帮行列形成一个整体。在路上,头骡和二骡一般要戴笼头。笼头用细皮带、牦牛毛结成,有护脑镜、缨须等佩饰。如此一来,它们就不会一路去找吃的而耽误行程。

22.webp.png

昔日茶马古道上的茶商马帮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邦达草原上,今天还有专门为骡马制作饰品的非遗传承人。他们制作的饰品十分精美,上面的图案都具有良好的寓意。马脚子给骡马安装马饰也很讲究,搞不好的话,就会磨伤它们。特别是在定制、安装鞍垫时,因为每一匹骡马的身高、体形不同,要做到一马一鞍、一骡一鞍。如果安装混乱,容易使骡马皮肉受伤,得不偿失。要知道骡马的伤亡,对于一支马帮来说是可能致命的,不仅损失金钱,更可能让队伍遭受更大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每匹骡马还有专属料袋。料袋用麻布做成,喂料时往骡马头上一套就成。骡马都很聪明,吃料时吃到底下吃不着了,就会抬起头来把料袋甩到高处,然后大张嘴巴,接住落下来的豌豆、蚕豆或玉米,大口咀嚼起来。

NO.3茶商马帮的重要休憩地  

达瓦说,马帮集中驻足停留,进行商品集散的驿站,往往就成了后来的城镇。

河流的滋养,诞生了高原村落。今天玉曲河、委曲河流域的邦达镇、益青乡、郭庆乡等地的村寨,曾是茶商马帮的重要休憩地。因为,无论是从四川雅安名山来的商队,还是从云南大理下关来的马帮,经过漫长峡谷地段的跋涉,好不容易到了一大片地势平坦的地方,都需要让疲惫不堪的骡马和人员进行休整。

马帮经常路过大小村寨,驻扎在村里不方便,往往在离村子半里多路的地方休憩。住在野外的好处是,货物东西一目了然、骡马方便管理,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财物被盗劫。为了采购补充一些糌粑、酥油、马料等给养,他们要在沿途的一些村子里选择一些人家作为他们的“主人家”(藏语音为“乃布”),请当地人为马帮提供各种便利服务。久而久之,双方缔结下深厚友谊。

如果货源在中途有卖出的,一些马锅头、马脚子还会在当地、邻村去做一些小生意,收购一些土产山货,以牟取更大的利润。大家休养生息后,继续前行,经洛隆、边坝、工布江达等地抵达圣城拉萨。

4.webp.png

达瓦是研究茶马古道文化的民间专家,提起茶商马帮的往事如数家珍。他反复强调,在漫长的茶马古道上行走,马帮一定要训练有素、组织严密,否则就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这灾难,可能来自骡马的内部混乱、盗匪的侵扰、自然灾害等。他之所以对茶商马帮的典故了如指掌,也跟他多年放牧的生活有关。每年夏天,他都要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前往夏季牧场,长达2—4个月,同样离不开迁徙和颠簸。

他说,牦牛比骡马要驮得多一点,但它们有些不太听话,不会像骡马那样一个紧跟一个,秩序井然地行进。牦牛有时会挤作一团往前走,一会儿慢一会儿快,有时连货物都会摔下来,所以,马帮不敢将茶叶、易碎品交给它们驮运,而是驮运一些牛皮包好的硬货。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牦牛无法走长途,受不了热天。一到热的地方,它们就像得了病一样。

走完一天的行程,终于到达宿营点。此时,马脚子忙着给自己照管的骡马卸驮子、检查马掌。只要驮子一卸下,骡马就在地上打几个滚,放松一下被沉重的驮子压了一天的皮肉,然后打着响鼻到周围的山上觅草。负重前行的骡马食量惊人,一匹骡子平均一天大约要吃掉几十斤草料、精料。由于负重有限,精料不能完全靠携带,于是,大家只得在路上把骡马放到山上去吃草。邦达草原上有最好的草料,放牧一段时间,足以补充骡马长时间的体力消耗。当然,沿途是否能够让骡马“打野”,还得跟当地的寺庙、领主、头人、土司协商,以一定货物或金钱作为代价,否则极有可能带来冲突。

NO.4远去的风景

“小时候,爷爷每次从外地归来,是我们家里最盛大的节日。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而我则喜欢缠着爷爷,听他讲述茶马古道上的人和事。后来,路修通了,汽车来了,茶商马帮的身影逐渐消失,再也看不到了。”达瓦说。

今天的益青乡索那村“两委”所在地,也叫三岔路口。这里一边通往邦达机场和国道318线,一边连接昌都市,一边是前往洛隆、边坝的必经之地。“三岔路口”的称谓被人叫得多了,很多人反而不知道这里是益青乡索那村。如今,在距离索那村数公里外的地方,中铁十局的工作人员正在日夜忙碌着川藏铁路的建设。看到公路上日夜穿梭的车辆,达瓦的心情格外好,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述昔日茶商马帮的典故。

23.webp.png

往日高山峡谷之间的马帮商队

“身材高大、裹着羊皮袍子,身形威武、步子大摇大摆的商队,一般是藏族马帮商队。他们的骡马全都驮着很重的货物,跋涉得最远。从芒康发迹的邦达仓,还曾在我们这里招揽人手,扩大生意规模。纳西族马帮由于对西藏没有足够的了解,很多人都带着武器,比如老式毛瑟枪、长刀等。进入西藏后,他们发现藏族同胞善良、虔诚、包容,有的就定居了下来,特别是掌握了一些铜匠、木匠、皮匠等技艺的手艺人,后来直接参与西藏许多寺庙和民居的修建,安家落户后就成了雪域高原的一员。洛隆那边,这样的人员更多,据说是清代打仗后留下来的。”提起不同兄弟民族商队的区别,达瓦娓娓道来。

为了获利,马帮们几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从事商业冒险。马帮行走的茶马古道各条线路,自然环境都异常危险艰苦,高山大川、野兽毒虫、瘟疫疾病、土匪抢劫,随时随地都能置马帮于死地。恶劣的生存境况,造就了马帮成员的冒险精神。他们在求生存的道路上,磨炼出了非凡的毅力、勇敢的气魄和超人的胆识。

达瓦说,由于长期在外风餐露宿,使得爷爷晚年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痛。这病痛给他带来极大痛苦,遇到天冷下雨下雪天气,连腰都直不起来。常年的奔波劳累,人受罪,牲口也不好过。即便它们再强壮,也挨不起那份冻。

“爷爷病逝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父亲不再跑马帮。爷爷离世前,父亲年龄还小。后来,我们父子幸运地迎来了昌都解放、民主改革、改革开放,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我希望门前的川藏铁路邦达站早点儿建好、早点儿通车,这样我们家乡的父老乡亲就能去拉萨、去成都,去很多做梦也不敢想的地方。”    

采访完邓增久美、达瓦,笔者心绪难平。蜿蜒崎岖的山路、叮当作响的铃声……都已成为远去的风景。生机勃勃的邦达草原,曾因茶商马帮的休憩停歇而闻名遐迩,不久的将来,也因祖国内地游客的纷至沓来而重现辉煌。

高反灵提醒尊贵的消费者:

人在高原圣地,请别乱扔垃圾。高原环境很脆弱,维护起来非常艰难,拾一件废弃物需要付出相比平原百倍的努力,亲身经历过的人都懂。畅游新西藏,守护第三极!爱护高原环境,文明游客从我做起.


8.jpeg

高反灵简介

高反灵”是中国专家团队长驻高原历经十六年(2002-2018)攻关研发、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是由维桢科技集团旗下西藏维桢医药科有限公司出品的高原反应干预食品,采用多味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材配伍相加和协同,通过“环流高醇亚低温精华萃取技术”,充分萃取AMS天然活性成分,针对高原缺氧状态下的机体代谢紊乱,由本及标,实现对高原反应靶向性的精准干预。产品上市前已邀请3000余名体验者进行测试,2018年8月8日产品上市后,先后8次保障纳木措徒步大会、一措再措徒步大会、西藏登山大会和拉萨半程马拉松、2023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等大型高原赛事和活动,数万人充分见证,获得全面好评。

◆ ◆ ◆◆ ◆

9.jpg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京东、淘宝官方旗舰店、微信小程序以及

拉萨市内各大药房、特产店和宾馆酒店等

600余家终端均有销售。

10.jpg